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因其创伤小、疗效显著,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术中要用造影剂来让冠状动脉血管显影,指导介入手术的进行。近日,医院/医院做了一台特殊的介入手术——“没有造影剂”的冠脉介入手术为患者解除了病痛。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一位61岁的女性患者在1个月前来我院就诊,自诉劳累后、情绪激动后会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痛、憋闷感,我院心内科医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发现她的冠脉血管狭窄严重,为保证患者安全,遂于右冠植入支架,择期治疗前降支病变血管。当患者准备出院时,医生发现患者身上出现大量的皮疹,并伴有瘙痒,经医生诊断后,该患者确定为造影剂过敏。
科普
造影剂过敏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的过敏反应是出现面部潮红、头痛、恶心、轻度呕吐、轻度荨麻疹等,中度的过敏反应表现为面部水肿、严重呕吐、较重荨麻疹、轻度喉头水肿或者支气管痉等,而重度的过敏反应表现为重度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惊厥、昏迷、甚至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患者出院后虽规律性口服药物治疗,但仍有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为进行前降支病变的治疗再次入院,因患者发生造影剂过敏,第二次冠脉介入治疗成了难题。为此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唐忠仁考虑——为患者进行“无造影剂”的冠脉介入治疗,也就是依据之前造影的结果,在血管内超声的指导下进行介入手术,全程尽量不用或少用造影剂,保证患者的安全。
经心内科团队术前分析及准备后,唐忠仁为该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前反复观看上次造影影像,熟记了冠脉开口及血管走向,依据记忆,在没有造影的指导下,将指引导管送至冠脉开口,送导丝至病变血管远端,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依据上次冠脉造影的冠脉影像,支架定位,准确释放支架,经血管内超声显示:支架释放位置精确、膨胀良好。患者术中术后无不适,手术顺利结束。
科普
血管内超声是指使用末端连接有超声探针的特殊导管进行医学成像技术,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和血流图形,这项技术能够评价病变长度、明确支架的选择和放置、指导介入手术,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普遍认为,在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时,术中须用造影剂来让冠状动脉血管显影指导冠脉支架植入,如果联合应用血管内超声,可以减少造影剂的剂量,从而减少因应用造影剂带来的造影剂过敏和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术后唐忠仁主任介绍道:“患者因病变复杂,需要分两次进行冠脉介入手术,第一次手术后,患者发生造影剂过敏,如果再次进行介入手术应用造影剂,有造成严重过敏的风险。但患者血管严重狭窄,反复心绞痛发作,又急需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经血管内超声指导,再无造影剂的情况下,完成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避免了造影剂过敏的发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诸多严重慢性肾病、造影剂过敏等患者需要冠脉介入治疗,因担心造影剂损害而延误治疗,随着血管内超声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这一现状,对此类患者来说,可以采用血管内超声查看血管内病变情况,在不使用或少量使用造影剂的前提下完成冠脉介入治疗,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能够避免患者造影剂并发症的发生,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福音,也为碘造影剂过敏患者的介入治疗提供了可能。
医院/医院作为医院,是按照JCI国际标准和国内三级甲等标医院,是青岛大学第十二临床医学院、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中心,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注重充分发挥多学科协同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专属的疾病诊疗方案。目前,开放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中心、创伤中心、急诊科、心脏康复中心、ICU、CCU、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等20多个业务科室。其中,心血管学科领域以葛均波院士顶级心血管医疗团队为核心,组建了国内优秀的“心血管团队”。
全面开展了多学科复合手术、冠心病、心脏电生理、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夹层动脉瘤等疑难、复杂的心脏手术治疗,还开展了胸、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其中多项技术为自主开展的山东省首例手术,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秉承“卓越医疗倾心呵护”的理念,以提升国内医疗水准、培育卓越医护团队、为医生提供最佳执业平台为目标,致力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心脑血管及泛血管疾病为主要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稿件来源:介入治疗科
图片编辑:王捷、孙一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