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要充分结合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二者的整合也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不断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出一切可用资源,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无限延展。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意义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并且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可有效改善单一枯燥的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让他们朝向更高阶的认知水平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合作能力;最后,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学载体,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到知识的固化吸收,形成长久记忆。2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路径分析2.1提高认识程度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从本质上来说,是实现教与学的整合。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传授,达到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但是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愈加多元化,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路径。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认识,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读语文教材,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延展与深入。2.2创新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材是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学生的学习范围也大多局限于教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若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为小学生构建出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拓宽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并利用信息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小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由此可知,教师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以更加完善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系统的养成,很难保证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所以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微课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播放有关南沙群岛的视频与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具体的了解南沙群岛的美丽面貌。小学生在课堂中一定会被这些美丽的图片所吸引,进而迫切地想要知道课文中所讲述的具体内容。2.3整合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主要依托教学内容来体现,所以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教师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技术整合,让小学生可以深层次的理解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总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并不是单纯地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而是需要教师做到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因为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到非常多的知识,覆盖面积非常广泛,这也为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通俗的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教材的束缚,深层次解读语文内容,从而不断优化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也可以让小学生建立跨学科思维体系,从而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灵活的分析与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时,通过小学生的认知小学生很难将蝙蝠与雷达建立起关系,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解释雷达的具体特征,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利用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内容。2.4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解读教材内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的对文学世界进行探索,并在摸索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获取、处理能力,以此来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高度融合。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缺补漏,并自行搜索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实现对教材的延展,将课堂知识更加深化吸收。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法分析3.1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若想做到二者的高效整合,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对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可以更加自如地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以此来不断提高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在整合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小学语文教学最终将形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觉探究问题、摸索问题答案的全新教学模式。3.2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打破枯燥、沉闷的教学气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材内容,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小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活跃,真正做到知识与思维的无限延伸。例如,教师在讲解《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时,小学生受生活阅历的影响,很难将文字具体化,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风景图片与影视资料,帮助学生对文章形成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游览历程,实现条理清晰地表达。在课文讲解完之后,老师也可以布置给学生类似主题的写景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行搜集资料,并结合资料来完成一篇思路清晰的写景文章,以此来不断提高小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3.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若想构建高效整合的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课堂,就必须以良好师生关系为前提,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也能降低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进一步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更加容易掌握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必要前提,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不断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内源学习动力,以此来实现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利学习工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小学生搭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互动,以此来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