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一位74岁,家住江宁湖熟的老人住进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
老人近三月反复出现胸闷不适,一直没有进行正规诊治。
老人入院后,心内科医生为其进行检查。
老人胸部CT提示冠状动脉钙化,
心电图提示多个导联ST段压低。
而且老人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长期吸烟史。
冠状动脉钙化示意图
医院心血管内科肖平喜主任带领治疗小组充分讨论后,考虑该老人的情况冠心病可能性大,决定为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一听可能要造影,老人顿时心生焦虑,忐忑不安。随后,经过管床医生和护理组的耐心宣教,老人了解到冠脉造影只是一种微创的检查手段,不安的心情才逐步放松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老人被带进了导管室,那里的医生、护士早已做好了手术前的准备。消*、铺巾、穿刺、造影,第一幅影像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主干病变!
冠脉造影显示老人冠心病主干病变
主干病变是冠心病中最高危的类型之一,冠心病的主干病变就是个定时炸弹,一旦狭窄的部位完全闭塞,随时可能发生猝死!
说这类患者是命悬一线也不为过。
面对老人的病情,导管室所有医护人员都警觉了起来。在进行造影时,导管室医生发现老人的血管狭窄主要是在左主干和前降支近段。
肖平喜主任与老人家属进行了沟通,反复解释老人的病情和手术方式。家属紧张的心情慢慢平静了下来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同意手术。
随后,医院介入团队立即进入备战状态,阿托品、肾上腺素、IABP机、呼吸机……
一系列抢救措施准备就绪!
手术开始!
指引导管到位,导丝送入血管远端,球囊送入主干后扩张,经过一系列操作,球囊回撤后造影显示老人血管狭窄明显减轻了,警报暂时解除。
导丝进入老人心脏远端血管,送入球囊
球囊送入主干后扩张,球囊回撤后血管狭窄明显减轻
为了更精确地观察血管内部情况,医生将超声探头(IVUS)沿导丝送进了冠状动脉内,数据出来了:前降支中段至左主干全程斑块浸润,前降支最小管腔面积2.7平方毫米、板块负荷82.6%、近段度钙化,左主干最小管腔面积仅仅剩下2.7平方毫米、板块负荷90%。
考虑到血管钙化严重,先使用切割球囊对狭窄处行切割扩张,随后再使用高压球囊由远及近充分处理病变血管。
随后,复查造影显示血管扩张效果良好,于是医生在前降支至左主干口精确定位串联植入2枚支架。
心血管植入支架示意图
在老人前降支至左主干口精确定位串联植入2枚支架
植入的支架膨胀良好,医生再次用高压球囊对支架进行修整后进行造影,血管狭窄消失了,定时炸弹拆除了。
再次用高压球囊对支架进行修整后,老人血管狭窄消失
血管开通,老人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转危为安,介入团队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家属看到手术非常成功,对肖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的技术也是赞不绝口。
老人心血管术前造影
老人心血管术后造影
术后一个星期,心血管内科对老人进行回访,老人之前的胸疼症状完全消失了,胃口好、睡眠好,精气神也好了很多。
专家介绍
肖平喜
主任医师副教授
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主任,心血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冠脉学组组长,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国医促会心脏重症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春雨计划“高血压健康教育专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江苏工作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物材料学会委员,中华卫生应急杂志心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心脏瓣膜学会委员,中国中医与康复协会委员,南京市基层心血管领域规范化诊疗项目培训导师,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东南国防医药等众多杂志审稿人。
主编:董玲
供稿:许东旭(心内科)王艳(介入科)
编辑:范雨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觉得好看点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