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血管专家郑刚教授再论缺血性心脏病与肥胖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 http://pf.39.net/bdfyy/bdfzg/201217/8505686.html

超重和肥胖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CVD)经典的危险因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IHD),心力衰竭(HF)和心房颤动(AF)。尽管肥胖与CVD风险之间有很强的关联,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HD患者存在肥胖悖论。肥胖悖论的特征是,与体重偏轻的IHD患者相比,超重和轻度肥胖的IHD患者的临床预后好。此外,体重差的IHD患者临床预后也最差,其次是体重正常或严重肥胖的患者。肥胖悖论可见于各种类型的IHD,如急性心肌梗死(AMI)、HF、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心律失常等。无论患者的年龄和种族,以及IHD的严重程度如何,肥胖悖论都可发生[1]。长期以来,缺乏运动和低心肺适应(CRF)是IHD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反,高水平的体育活动(PA)和CRF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肥胖和其他传统IHD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不利影响[2]。新近发表研究提示,超重/肥胖的预后益处往往仅限于不适合的HF和CHD患者,肥胖悖论可能是研究所采用判断指标不正确,如体重指数(BMI),或肥胖患者发生IHD的年龄早等[3]。

1CVD

Chang等[4]探讨了肥胖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并尽可能消除了偏倚,将其与基于普遍疾病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患有特定CVD诊断的人的体重状况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MI,CHF,中风和局部CVD在流行的疾病模型中始终观察到强烈而显着的肥胖悖论(相对于正常体重,肥胖的I类肥胖者的死亡危险降低了18~36%),结果证实以往发现CVD患者存在的肥胖悖论。该研究结果再次证实,CVD患者存在肥胖悖论,并且CVD患者中的肥胖悖论并非是研究中的偏倚所致。

Lamelas等[5]分析了50个国家/地区进行的14项前瞻性研究数据,共入选了例患者,包括无CVD的22.8%,稳定的CVD的29.4%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47.8%。结果显示,与超重(BMI25~29.9kg/m2)相比,正常体重(BMI20~24.9kg/m2)和体重过轻(BMI<20kg/m2)与所有队列中较高的死亡率相关。与超重相比,肥胖患者(BMI≥30kg/m2)的死亡风险因研究人群而异:没有CVD,稳定型CVD和ACS的患者危险比(HR)为1.20、1.08和1.01。与最低死亡率相关的BMI随着队列风险的增加而增加(无CVDkg/m2,稳定型CVD28.1kg/m2和ACS30.9kg/m2。在每个队列中,高风险亚组的最佳BMI值均较高。在ACS队列中,低危患者的最佳BMI值为29.1kg/m2,而在高危组中,较高的BMI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在没有CVD患者,稳定型CVD和ACS的人群中,存在肥胖悖论,即较高的BMI人群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

Khan等[6]评估了不同体重状况者的终生总体CVD及各亚型CVD发病风险及伴(不伴)CVD的生存时间。该研究入选美国10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中基线无CVD且具有BMI及CVD结局数据的例成人受试者万人年的随访数据,行改良Kaplan-Meier分析评估终生风险,行校正后竞争Cox分析评估CVD或非心血管死亡的联合累积风险,采用Irwin限制平均值评估伴及不伴CVD生存年数。研究结果显示,与BMI正常(18.5~24.9kg/m2)者相比,超重及肥胖的中年受试者CVD发病的终生风险均较高。即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的中年男性及女性CVD发病的竞争HR值分别为1.21和1.32;肥胖的中年男性及女性上述HR值分别为1.67和1.85;病态肥胖的中年男性及女性上述HR值分别为3.14和2.53。在各种CVD亚型中,BMI较高与HF相关性最强。此外,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者相比,伴CVD的超重及肥胖中年人的生存时间更长。对年轻成人及老年人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一致。该研究结果提示,与BMI正常者相比,肥胖者的寿命更短,CVD及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尽管与BMI正常者相比,超重者的寿命相似,但早发CVD的风险显著增加,这使得其CVD生存的时间延长。

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再现了CVD患者肥胖悖论,但也有证据不支持肥胖悖论现象,认为肥胖悖论的出现只是由于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CVD,肥胖患者发生CVD的年龄轻,临床预后佳。

2AMI

Neeland等[7]探讨了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肥胖悖论以及极端肥胖与长期预后的关系。该研究入选了例年龄≥65岁的STEMI患者,BMI(kg/m2)分为正常体重(18.5~24.9),超重(25~29.9),I级(30~34.9),II级(35~39.9)和III级/极端肥胖(≥40)类别。出院后3年内,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BMI类别与死亡率、生存天数和出院天数(DAOH)进行多变量调整的关联性评估。研究结果显示,I类肥胖患者的死亡风险最低,而正常体重(HR=1.30)和极度肥胖的患者(HR=1.33)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正常体重(OR=0.79)和极度肥胖(OR=0.73)个体的DAOH几率也较低。该研究结果提示,再年龄较大的STEMI患者中轻度肥胖与死亡危险降低相关,而正常体重和极度肥胖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CAMI注册研究共计纳入例患者,根据BMI对患者进行分类:<18.5,18.5~24.9,25~30和≥30kg/m2。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确定BMI与院内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高血压史,卒中,既往MI,既往PCI,心脏停搏,收缩压,心率,STEMI,前壁AMI,Killip分级,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浆K离子水平后,与BMI正常(18.5~24.9kg/m2)的患者相比,低BMI(<18.5kg/m2)的患者住院死亡率显著较高(优势比OR=1.34)。BMI25~30kg/m2(OR=0.86),BMI≥30kg/m2(OR=0.65)与BMI正常的患者相比,院内死亡率显著降低。BMI与性别,前壁受累和既往PCI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该研究结果提示,在当代中国临床实践中,关于BMI升高与AMI后院内死亡风险降低关联的肥胖悖论仍很明显,而性别,前壁AMI和既往PCI对这种关联产生一定影响[8]。

Su等[9]调查了BMI对AMI后心脏死亡率的影响。该研究纳入了例AMI患者,并根据BMI值将其分为四组。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和肥胖组受试者年龄较小,多数为男性,并且更有可能接受PCI,并且血糖和血脂水平较高,但N末端利钠多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低。体重过轻组的受试者年龄较大,大部分为女性,Barthel指数(BI)较低,接受PCI的可能性较小,血糖和血脂水平较低,但NTproBNP水平较高,并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在1.9年的中位随访期内,体重过轻组的心脏死亡发生率更高(从体重过轻到肥胖的四组中分别为30.0%、10.6%、7.0%和5.0%)。Cox分析显示,体重过轻是随后心脏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86)。该研究结果提示,体重过轻的患者在AMI后发生心脏死亡的风险更高。

3PCI和CABG

Jarrah等[10]评估了肥胖患者与超重和正常/体重不足患者相比,在住院期间和随访1年的基线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和不良心血管事件。该研究入选连续性接受PCI治疗的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肥胖例(28.8%),超重例(48.6%),正常/体重不足例(22.6%)。肥胖患者更有可能是女性,并且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以前PCI治疗的患病率更高。77.0%的肥胖,76.4%的超重和77.4%的正常/体重不足ACS患者的接受了PCI治。在三组中,多支冠状动脉疾病或多支PCI治疗的患病率无显着差异。此外,在住院期间,1个月和1年时,三组之间在支架内血栓形成,再入失血率或心脏死亡率方面均无显着差异。在整个研究期间,三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同。该研究结果提示,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不存在肥胖悖论,体重指数被认为是心血管合并症的弱风险因素。

Jarrah等[11]评估了例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根据基线BMI将患者分为6个亚组(低BMI:<20kg/m2,正常BMI:20~24.9kg/m2,高BMI:≥25kg/m2)和年龄(年龄较小,年龄小于70岁且≥70岁的老年组)。根据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相同年龄组的其他患者相比,BMI高的年轻年龄组的全因死亡率显着更高。相反,与同一年龄组的其他人相比,BMI低的老年组的全因死亡率显著更高。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群的BMI较低(HR=1.69),而年轻人群的BMI较高(HR=2.77)是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该研究结果提示,肥胖悖论仅在老年组患者中被发现,而在年轻年龄组中则没有。BMI对AMI患者的预后影响可能不同。

Wolny等[12]评估了接受PCI的CAD患者的BMI与结局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共纳入在13项随机试验,例患者被分层(单位为kg/m2)为体重不足(BMI<18.5)、正常体重(18.5≤BMI<25,作为参考)、超重(25≤BMI<30)和肥胖(I级(30≤BMI<35)、II级(35≤BMI<40)或III级(BMI≥40)。主要终点是五年全因死亡。次要终点是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死亡、靶向(TLR)和非靶向病变血管重建(NTLR)、MI和明确/可能的支架血栓。结果显示,尽管校正了多个混杂因素,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和I级肥胖与全因死亡率较低有关(分别为HR=0.83和HR=0.83);然而,非心源性死亡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超重的HR=0.77)。相反,严重肥胖者的心源性死亡率更高(III级肥胖的HR=1.62)。肥胖与较高的NTLR发生率相关(II级肥胖的HR=1.28),但与TLR、MI和支架血栓形成无关。该结果表明,BMI的适度增加与PCI后生存率的改善相关,主要是由于非心源性死亡率较低,但不是心源性死亡率。

吸烟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不断有研究发现存在“吸烟者悖论”现象,一旦发生AMI,吸烟与良好的短期预后相关,即吸烟可能产生保护作用。Redfors等[13]分析了10项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随机研究。例STEMI患者中,近期吸烟者例(42.6%)。吸烟者年轻10岁,合并症较少。研究数据显示,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梗死面积相似,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微血管阻塞也没有差别。而且粗略数据显示,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1年内全因死亡和死亡或HF住院率较低,两者的再梗死率相似。在对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后,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虽有相似的1年死亡风险(HR=0.92),但死亡或HF住院风险增加49%,再梗死风险增加97%。该研究中吸烟者1年时粗略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他们年轻,合并症少。

W-CABG研究评估了在20年的随访期间接受CABG患者是否存在肥胖悖论,该研究入选了例CAD患者,入选者再年至年接受了CABG。入选者均具有与体重超重(BMI25.0~29.9kg/m2)和肥胖患者(BMI≥30.0kg/m2)相比,体重正常(BMI18.5~24.9kg/m2)者的10年术后预后差;与超重组相比,超过10年的肥胖患者的预后恶化。在20年随访结束时,与对照人群相比(HR=1.00),正常体重组的生存率为0.68,超重组为0.82和肥胖组为0.67。在术后第2个十年中,肥胖患者比其他两个研究组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并且死于CVD的频率更高。该研究结果提示,在长期随访中,由于CABG患者发生了心脏代谢疾病,肥胖悖论似乎随着时间延长而消失了[14]。

4心律失常

ESC-EHRAEORP研究覆盖了丹麦、芬兰、意大利、瑞典、挪威5国的队列研究,纳入例年龄≥40岁的无AF史受试者,随访时间为10年。结果显示,BMI、MI史对不同年龄段受试者AF发生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BMI每增加5个单位,40~50岁受试者AF发生风险增加40%;≥70岁受试者AF发生风险仅增加17%。有MI病史的受试者随年龄增大,AF风险反而降低,40~50岁受试者AF的HR为5.53,≥70岁受试者AF的HR为1.41。此外,新发AF受试者年龄越大,卒中、死亡风险越高。≥60岁受试者死亡风险增加1.6~2.6倍,≥70岁受试者卒中风险增加2倍(P≤0.)。该研究结果提示,BMI和MI病史是中青年房颤的更强的危险因素,其它可控的危险因素对AF发生的贡献在不同年龄段中没有差异。BMI、MI史对青中年AF的发生贡献最为显著[15]。

ESC-EHRAEORP房颤长期登记研究共纳入例AF患者。依据BMI分为:55例(0.7%)体重过低,例(26.7%)体重正常,例(40.9%)超重,例(21.9%)肥胖,例(9.8%)重度肥胖。随着BMI增加,各组平均年龄依次降低,年龄≥75岁患者占比也依次降低(体重过低者中占52.7%,重度肥胖者中占19.4%;P<0.),各组服用任意口服抗凝剂治疗占比依次增高。体重过低(41.8%)、重度肥胖(25.0%)患者更容易出现临床症状。体重过低患者CHA2DS2-VASc评分更高。随访期间,体重过低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最高。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体重过低可增加主要结局的风险,BMI越高,主要结局风险反而逐步降低。调整临床、用药特征后,高BMI仍不影响主要结局,体重过低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仍升高。该研究结果提示,AF患者存在肥胖悖论,体重过低可增加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的风险。肥胖不增加任意血栓栓塞、ACS、心血管死亡风险[16]。

以上两项研究说明,不同年龄段中,BMI、MI史对AF发生风险的贡献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高BMI或有MI史的中青年,需要格外注意预防AF的发生。而对于AF患者,相比肥胖,体重过低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是更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