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赵文强主任带领下成功开展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测新技术,帮助一名胸痛患者精准判断是否适合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标志着我院心内科介入手术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精准度再上新台阶,更好地造福广大冠心病患者。来自安徽亳州的一位67岁老太太,近半个月来因活动后出现反复胸闷不适来我院就诊,经过相关检查后,考虑冠心病可能性很大,1月13日,在进行冠脉造影后,发现老太太前降支中段有60%狭窄。常规冠脉血管狭窄大于70%就建议进行介入治疗,而对于狭窄50-70%的临界病变是否需要放置支架仍是一个难题,考虑到患者有反复发作症状,心内科团队决定运用FFR这种新型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技术解决这个问题。赵文强主任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国际上第一个基于MEMS传感器的快速交换FFR压力微导管——TruePhysio血流储备分数压力微导管进行检测,这也是我院首次直接用国内首创的TruePhysio血流储备产品测量FFR的手术。术中,赵主任团队将BMW指引导丝快速送入患者心脏左前降支远端,先后将压力微导管快速送入左主干开口和靶血管—左前降支中段病变处远测约0.5mm,短短几分钟的检测,仪器精准报出该患者左前降支病变血管FFR为0.92,提示该血管病变未达到支架植入指征(FFR0.75),仅需药物保守治疗即可解决病痛,从而给患者的预后评估和减轻经济负担带来极大帮助。术后,老太太对检查结果非常满意。
什么是FFR?
FFR是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是评价冠脉狭窄病变是否需要植入支架的功能学指标。在冠状动脉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该血管所供心肌区域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的比值为FFR,即心肌最大充血状态下的狭窄远端冠脉内平均压与冠状动脉口部主动脉平均压之比。冠状动脉造影一直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FFR使先前基于造影结果为患者决定是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决策受到了质疑。特别对于冠脉狭窄百分比50%-70%临界病变,FFR有助于术者是否植入支架的抉择。如果对不诱发心肌缺血的狭窄病变进行处理,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并且给患者带来了终生抗血小板服药增加大量的医疗费用。葛均波院士在年7月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上公布,其所发起的SUPREME研究证实,TruePhysio压力微导管法FFR检测新技术与传统的压力导丝法相比,其通过微导管的形式有效补充了传统压力导丝在临床应用中的诸多缺陷,不仅FFR测量结果与压力导丝高度一致,而且可以更加稳定地进行回撤测压,对血管内壁损伤率低、读数稳定准确、快速交换设计、显著漂移率低等国际领先的性能优势。可用于冠脉狭窄临界病变、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静脉桥血管病变等冠脉血流储备的评估,从而有效的指导临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供稿:心内科徐德应
编辑:朱梦洁
责编:刘杰
精彩推荐微创“心”时代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开展首例微创冠脉搭桥以国之名,致敬!医院抗疫勇士所在医疗队受表彰为节日里的“最美”点赞丨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守护
医院新媒体矩阵
期待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