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医院急诊科接诊一位74岁高龄的急性心梗患者,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启动介入导管室实施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表示症状明显好转,他也因此成为上林县县域内医疗机构首例心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患者。
上林县县域内医疗技术的提升,为患者争取到了最为宝贵的救命时间,与一位医生关联紧密。他,就医院心血管疾病专家、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宋清华。3月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刚有缓解之际,宋清华接受重托,医院医联体建设需要,到医院,医院介入导管室(DSA)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当天,在了解急诊科接到这么一位患者后,他亲自组织、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患者于12点整送入介入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在DSA下找到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确诊右冠状动脉血管闭塞心梗。在医疗团队的细微操作下,半小时后,堵塞的血管顺利打通并植入支架,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手术十分成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都处于清醒状态。
医院介入导管室于年1月8日正式启用,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该系统是开展心脏冠脉造影、支架植入、颅脑及外周血管等介入诊疗的必备“武器”,而介入技术则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卒中等急性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救治手段,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分钟,快速、准确的决策和处理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但由于我县介入技术刚刚起步,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临床实践经验不足,新项目新技术发展存在很多困难。
为破解新项目新技术发展瓶颈,更为我县急性心梗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医院领导班子决定依托上级医联医院,引进介入诊疗领域的学科人才,再通过“传帮带”,加快促进心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快速提升,迅速形成有效救治能力。上林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决定委派介入技术骨干进驻上林。
宋清华,硕士,主治医师,毕业后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对恶性胸痛、顽固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急危重症救治具有丰富经验,熟练掌握冠脉支架植入术、冠脉造影、人工心脏起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冠脉血管内超声、心导管检查等介入技术。
3月9日,宋清华到上林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他顾不上安顿休整,就一头扎进介入导管室。当天,在他带领下,心内科技术团队顺利开展5例冠状动脉造影,涉及胸闷、胸痛、心衰查因的患者,其中一例为87岁高龄,明确3例为严重冠脉病变,1例拟择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据统计,宋清华主任到上林后,十天来已经成功组织开展20多例冠脉造影、3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正有许多如宋清华主任一样的医者,怀着崇高医德和无私精神以身传教、授人以渔,积极援助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为基层老百姓带来了更好的健康卫生服务,进一步筑牢了基层医疗卫生“保障网”。
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