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我院成功开展两例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及一例冠脉支架置入术。
手术过程中,福建医科大医院戴若竹教授及导管室范应鲁护士长现场指导,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康志钦、副主任医师周雪峰默契配合。两位患者目前病情平稳,症状明显改善。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逐年增多。因为过去无法开展心脏造影及心脏介入手术,很医院求医,求医不便,花销大。
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周边区域冠心病患者就近即可进行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脏支架置入、起搏器植入等高难度心脏介入手术。同时也标志着我院介入学科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介入导管室简介
介入治疗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皮肤上做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通过人体原有腔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局部病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介入治疗技术可以分为血管介入技术和非血管介入技术。按治疗范围又可以分为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非肿瘤介入、妇科介入、骨骼肌肉介入等。由于不同于外科的开刀手术,也不是内科仅仅用药,其临床应用范围较广,能治疗多种内科无法治疗的疾病。
心脏介入手术相对于外科开刀更加无创,已经在疾病治疗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许多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设备:西门子ArtisZeeCeiling大C臂DSA、箭牌IABP、有创水流动力学检测、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高压注射器、临时起搏器。
胸痛中心
年7月14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宣布了年度第二批次中国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医院胸痛中心荣登榜单。
胸痛中心通过急诊科、心内科、影像、检验学科等在内的多学科间相互协作,优化诊治流程,以求使心脏介入医师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患者心电图、心肌酶等数据,并及时启动导管室,保证全体救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导管室,最大限度拯救濒临死亡的心肌,大大降低患者病死率,缩短急性心梗危急患者的抢救时间,为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建立生命通道。
胸痛中心建设之路
1
医院医院的公益性,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和技术能力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造福周边区域父老乡亲,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小链接
对胸痛患者时间就是生命
胸痛高危人群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突然用力(便秘)、饱餐(饮酒)后以及睡眠差或持续紧张工作后,出现如心前区持续疼痛达半小时以上,甚至持续数小时,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疼痛常放射至背部、左肩、上肢或咽喉部;常伴有大汗或濒死感、胸闷、憋气),此时必须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和运动,如果家中有硝酸甘油,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每5分钟可重复使用。若含服硝酸甘油3片仍无效禁止继续服用,血压不能测出或动脉没搏动时禁用硝酸甘油,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做心肺复苏急救措施。
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中50%以上在发病后1医院外猝死,这就需要普及急性心梗的发病和急救常识。
近年来,各医院胸痛中心的建立,医院到冠脉再灌注的时间,多数到院患者可以在90分钟内获治,急性心梗死亡率下降。
编辑
赵乙玲
审核
连雪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