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术语
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条目和规范化名称
(DiagnosticandTherapeuticEntriesofNuclearMedicineandStandardizedName)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条目和规范化名称制定工作委员会
TheTaskForceofChineseSocietyofNuclearMedicineonDiagnosticTherapeuticEntriesofNuclearMedicineandStandardizedNaming
为全面反映核医学临床医疗服务内容,规范核医学诊断和治疗名称,年7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邀请国内核医学专家成立了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条目和规范化名称制定工作委员会,起草编写《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条目和规范化名称》。本规范分为诊断、放射性核素治疗、介入核医学、体外分析4部分,共计个条目。编写宗旨既考虑涵盖核医学经典传统的诊治项目,又力图反映核医学快速发展的现状和动向,并且尽可能为发展中的新技术项目的应用留下空间,同时力争做到条目的含义明了、名称规范。草稿经国内数十位核医学专家多轮讨论和审定,现予以发布。
名词术语
一、诊断
(一)单光子核素显像与脏器功能测定
1.心血管系统
1.1静息心肌灌注显像
1.2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1.3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1.4运动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1.5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1.6药物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1.7心脏受体SPECT显像
1.8心肌脂肪酸代谢SPECT显像
1.9心肌灌注显像/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融合成像
1.10心肌灌注显像/CT冠状动脉造影融合成像
1.11亲心肌梗死显像
1.12核素心室造影(首次通过法)
1.13核素心室造影(平衡法)
1.14负荷门控心血池显像(平衡法)
1.15放射性核素大动脉造影
1.16放射线核素静脉造影
1.17SPECT/CT衰减校正
1.18心脏门控定量分析
1.19心脏血流定量分析
2.呼吸系统
2.1肺灌注平面显像
2.2肺灌注断层显像
2.3肺灌注断层/CT融合显像
2.4肺通气平面显像
2.5肺通气断层显像
2.6肺通气断层/CT融合显像
2.7肺灌注动态显像
2.8肺血流灌注定量分析
3.内分泌系统
3.1甲状腺I功能测定(原甲状腺摄I功能试验)
3.2甲状腺I有效半衰期测定
3.3甲状腺I有机化障碍测定(原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3.4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
3.5促甲状腺激素兴奋试验
3.6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3.7甲状腺平面显像
3.8甲状腺断层显像
3.9甲状腺断层/CT融合显像
3.10甲状腺动态血流显像
3.11甲状腺肿瘤阳性显像
3.12甲状腺质量测定
3.13甲状腺癌I全身显像
3.14甲状腺癌I局部平面显像
3.15甲状腺癌I局部断层显像
3.16甲状腺癌I局部断层/CT融合显像
3.17甲状旁腺减影法平面显像
3.18甲状旁腺减影法断层显像
3.19甲状旁腺减影法断层/CT融合显像
3.20甲状旁腺双时相平面显像
3.21甲状旁腺双时相断层显像
3.22甲状旁腺双时相断层/CT融合显像
3.23肾上腺髓质平面显像(全身)
3.24肾上腺髓质平面显像(局部)
3.25肾上腺髓质断层显像
3.26肾上腺髓质断层/CT融合显像
3.27肾上腺皮质平面显像(全身)
3.28肾上腺皮质平面显像(局部)
3.29肾上腺皮质断层显像
3.30肾上腺皮质断层/CT融合显像
4.骨骼系统
4.1全身骨显像
4.2局部骨平面显像
4.3局部骨断层显像
4.4局部骨断层/CT融合显像
4.5三时相骨显像
4.6关节平面显像
4.7关节断层显像
4.8关节断层/CT融合显像
4.9骨矿物质含量测定(单光子吸收法)
4.10骨矿物质含量测定(双光子吸收法)
4.11骨矿物质含量测定(双能量X线吸收法)
5.消化系统
5.1食管通过功能显像
5.2胃食管反流显像
5.3胃排空显像
5.4小肠通过功能显像
5.5消化道出血显像
5.6异位胃黏膜显像
5.7肠道蛋白质丢失显像
5.8肝胶体动态显像
5.9肝胶体静态显像
5.10肝胶体断层显像
5.11肝胶体断层/CT融合显像
5.12肝胆动态显像
5.13药物介入肝胆动态显像
5.14药物介入胆囊收缩试验
5.15肝胆断层显像
5.16肝胆断层/CT融合显像
5.17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
5.18肝血流/肝血池显像
5.19肝血池平面显像
5.20肝血池断层显像
5.21肝血池断层/CT融合显像
5.22唾液腺动态显像
5.23唾液腺静态显像
5.24唾液腺断层显像
5.25唾液腺断层/CT融合显像
5.26门静脉分流动态显像
5.27门静脉分流静态显像
5.28腹性胸腔积液胸腹联合动态显像
5.29尿素[14C]呼气试验
5.30尿素[13C]呼气试验
5.31唾液腺功能定量分析
5.32肝胆功能定量分析
5.33食管通过时间测定
6.血液系统
6.1全身骨髓显像
6.2局部骨髓显像
6.3脾脏平面显像
6.4脾脏断层显像
6.5脾脏断层/CT融合显像
6.6红细胞容量测定
6.7血浆容量测定
6.8红细胞寿命测定
6.9红细胞破坏部位显像
7.泌尿生殖系统
7.1肾静态显像
7.2肾静态断层显像
7.3肾静态断层/CT融合显像
7.4肾动态显像
7.5介入肾动态显像
7.6膀胱输尿管反流显像
7.7阴囊显像
7.8子宫输卵管显像
7.9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
7.10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测定
7.11低剂量CT肾脏深度测定
7.12肾动态显像+肾图+GFR+血流测定
8.炎性病变
8.1标记白细胞全身显像
8.2标记白细胞局部显像
8.3标记白细胞断层显像
8.4标记白细胞断层/CT融合显像
8.Ga-枸橼酸全身显像
8.Ga-枸橼酸局部显像
8.Ga-枸橼酸断层显像
8.Ga-枸橼酸断层/CT融合显像
8.9炎性病变抗体全身显像
8.10炎性病变抗体局部显像
8.11炎性病变抗体断层显像
8.12炎性病变抗体断层/CT融合显像
9.淋巴系统
9.1局部淋巴引流动态显像
9.2局部淋巴结平面显像
9.3局部淋巴结断层显像
9.4局部淋巴结断层/CT融合显像
9.5前哨淋巴结平面显像
9.6前哨淋巴结断层显像
9.7前哨淋巴结断层/CT融合显像
10.神经系统
10.1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10.2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
10.3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
10.4脑神经受体显像
10.5放射性核素脑血管造影
10.6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
10.7脑池显像
10.8脑室显像
10.9血脑屏障显像
10.Xe脑血流测定及断层显像
10.11局部脑血流定量分析
10.12半脑血流定量分析
11.肿瘤
11.1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11.2血管活性肠肽受体显像
11.3整合素受体显像
11.4肿瘤阳性显像
11.5放射免疫显像
11.6SPECT/CT图像的放疗靶区勾画
(二)PET/CT、PET/MR显像
12.PET/CT、PET/MR显像
12.1全身PET/CT显像
12.2局部PET/CT显像
12.3PET/CT动态显像
12.4PET呼吸门控采集
12.5局部PET/CT(增强)显像
12.6Na18F全身骨骼断层融合显像(PET/CT)
12.7Na18F局部骨骼断层融合显像(PET/CT)
12.8全身PET/MR显像
12.9局部PET/MR显像
12.10局部PET/MR(增强)显像
12.11PET/MR动态显像
12.12脑糖代谢PET/CT显像
12.13脑糖代谢PET/MR显像
12.14脑血流灌注PET/CT显像
12.15脑血流灌注PET/MR显像
12.16脑β-淀粉样蛋白斑块PET/CT显像
12.17脑β-淀粉样蛋白斑块PET/MR显像
12.18脑多巴胺受体PET/CT显像
12.19脑多巴胺转运体PET/MR显像
12.C-蛋氨酸脑代谢显像
12.21心肌糖代谢PET/CT显像
12.22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
12.23静息心肌灌注PET/CT显像
12.24负荷心肌灌注PET/CT显像
12.25PET/CT心脏受体显像
12.26心肌灌注PET/CT显像+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融合成像
12.27心肌灌注PET/CT显像+CT冠状动脉造影融合成像
12.28乳腺断层显像(PET)
12.29PET/CT图像辅助放疗靶区勾画
12.30应用PET/CT定量分析方法(Deauville5分量法)评价淋巴瘤疗效
12.31应用PET/CT肿瘤疗效软件PERCIST评价实体瘤非手术治疗疗效
二、放射性核素治疗
13.放射性核素治疗
13.1放射性核素治疗计划制定
13.2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3.3I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
13.4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13.5碘[I]美妥昔单抗治疗
13.6碘[I]嵌合型肿瘤细胞核单抗治疗
13.7碘[I]爱克妥昔单抗治疗
13.8放射免疫治疗肿瘤
13.9放射性核素治疗转移性骨肿瘤
13.10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肿瘤
13.11来昔决南钐[Sm]治疗骨转移肿瘤
13.12二氯化镭[Ra]治疗骨转移肿瘤
13.Sr-90Y敷贴治疗皮肤病
13.P敷贴治疗皮肤病
13.15胶体磷[32P]酸铬注射治疗
13.16碘[I]间碘苄胍治疗肿瘤
13.P治疗血液疾病
13.18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
13.1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13.20分化型甲状腺癌I治疗后全身动态辐射监测
三、介入核医学
14.介入核医学
14.1SPECT/CT引导下活检术
14.2PET/CT引导下活检术
14.3PET/CT引导下治疗定位
14.4PET/CT辅助放疗计划制定
14.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14.6放射性微球治疗
14.7放射性支架植入治疗
14.8放射性胶体腔内治疗
14.9放射免疫导向手术
14.10术中前哨淋巴结探测
四、体外分析
15.体外分析
15.1放射免疫分析
15.2免疫放射分析
15.3酶标记免疫分析
15.4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15.5荧光免疫分析
编写委员会成员名单
陈贵兵(医院核医学科)
高再荣(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核医学科)
李春林(首都医科医院核医学科)
匡安仁(医院核医学科)
李亚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核医学科)
马庆杰(医院核医学科)
吴湖炳(医院核医学科)
吴华(医院核医学科)
武志芳(医院核医学科)
通信作者:
李亚明,Email:ym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