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医院订阅哦!
胡大一
前一段时间,在为一位朋友的朋友看病时,听他讲述了自己以前看病的经历,心中颇为感慨。
这位患者男性,52岁,不吸烟,无高血压,无糖尿病,血脂也基本正常,平时无胸部不适,体重也还理想。他之所以找我看病,医院做检查,发现前降支中段狭窄70%~80%。他说,自己的父亲80多岁时放过一个支架,他的领导也放过4个支架。当时,他就是听了这医院做的检查。没想到,冠状动脉CT检查发现前降支中段70%左右狭窄。被收住院后,他又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报告仍是前降支中段狭窄70%~80%。
听到此处,我感到一阵“心揪”,下一步会不会又是一个不必要的支架?但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医生建议先不做支架,做一下运动负荷心电图评价再决定。运动试验阴性,医生告诉他说:“现在支架没必要做,医院做运动平板,什么时候有缺血了,什么时候做支架。”
4年过去了,患者每年都会抱着紧医院做运动心电图。紧张的是,怕运动试验阳性,得放支架了。侥幸的是,今年还无事。今年即第四个年头,他的运动试验仍为阴性。
应当说,在当今过度支架的大势下,这位患者是幸运的——未被过度治疗。接诊他的那位医生的医疗行为总体是规范的。他没有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的狭窄程度就给患者放上支架,而是做了很多医生都不会做的运动试验评估,而且根据评估的阴性结果,未放支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为患者每年随访!
但医学要精益求精。医生的成长要认真回顾总结每位患者的诊疗过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逐渐学会精简掉无临床意义的环节,以更小的代价使患者更多获益。
就这个患者而论,首先,在他做完CT检查后,更合理的流程是先在门诊做无创伤、低成本的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如果结果阴性,就不必再做有创伤、成本更高的冠状动脉造影。
其次,需改进的是“语言”。这位医生让患者每年来复查,并说“什么时候有缺血了,什么时候就做支架”,使患者思想上一直紧绷着一根弦,提心吊胆。从患者与我的沟通中,我能感觉到他的这种担心。如果我们医生能积极正面地指导患者如何稳定甚至逆转病变,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告诉患者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强调坚持不吸烟,用他汀把坏胆固醇降到1.8mmol/L以下,用好阿司匹林,坚持有氧运动,放松心情,斑块就可能逆转。同样一件事,换一种说法,懂得安慰和宣教,就能很好地化解患者的紧张、焦虑。
第三,要做好细节。医疗工作务必细致,粗枝大叶往往会导致出错。例如,对于患者的胸闷胸痛症状,要查清楚是心绞痛,还是焦虑抑郁的躯体症状?对于冠状动脉狭窄临界病变,要不要做支架?都需要进行细致的问诊、认真的查体,作出准确的判断。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还要认真做好细节。要想到患者可能忽略或容易误解的地方,并及时解释清楚,定期沟通随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