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重疾风险
重大疾病,指对身体危害程度大、治疗费用高、治愈难度大的疾病,患病治疗期间以及康复期间,会短暂或者永久失去工作能力,对家庭财务影响很大。
根据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测算,人一辈子罹患重疾的平均概率高达72%。
02.重疾对家庭财务的影响
重疾对财务的影响,首先是看得见的高昂的手术、治疗费;
其次是隐藏在疾病背后的损失:
长期康复治疗,重疾对健康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需要长时间疗养;
家庭经济支柱罹患重疾后,无法工作,收入中断;
非支柱特别是孩子,可能需要支柱放弃工作去照顾,造成收入损失。
疾病种类
治疗费用
备注
恶性肿瘤
12-50万
CT、核磁共振等项目为社保不报销或者部分报销项目,同时80%以上的进口特效药不在社保报销范围内
急性心肌梗塞
10-30万
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
脑中风后遗症
10-40万
需长期护理及康复治疗
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20-50万
心脏、肺脏移植不属于社保报销项目,器官移植后续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
冠状动脉搭桥
10-30万
冠状动脉造影部分报销,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
终末期肾病
10万/年
换肾或长期依赖透析疗法,透析为社保部分报销项目
良性脑肿瘤
5-25万
需长期诊疗及药物治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15-40万
骨髓移植及长期药物治疗
03.重疾险的意义
重大疾病保险年于南非问世,年12月发生首个理赔。
伯纳德医生发现,他的病人在成功的手术之后,因为财务上的压力,迫切需要去上班,无法维持后续的康复治疗,在失去了最佳的康复时期之后,病人的病情急剧恶化。
为缓解被保险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者试试重大手术后所承担的经济压力,他与南非一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重大疾病保险。
最初的重疾险只保障四种疾病:癌症、急性心肌梗塞、中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迄今为止,这四种疾病的理赔,占比仍然高达90%。
所以重疾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弥补疾病背后的损失,生病了也要好好生活。
03.重疾险产品形态演进
早期的重疾险产品,保障病种少、各家赔付的标准不一,纠纷频发。
年发生的友邦集体退保事件,促进了保险行业进行了一项大改革:年颁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规范要求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必须包含6种高发的重疾,如果有包含其他的19种重疾,必须使用统一的定义。
规范的颁布使重疾产品规范了起来,人们对重疾险的信任度大大提升。保险公司对重疾险产品创新也不断更新。
目前重疾险的形态主要有:单次赔付、多次赔付;多次分组赔付、多次不分组赔付;可附加癌症多次赔付;含身故责任、不含身故责任;保定期、保终身;缴费期可选5年、10年、20年、30年;是否附加两全等。
04.重疾险配置原则
1、保额优先,保额足够的情况下,再选期限、赔付次数。
举个例子,同样的预算,30万单次赔付跟10万多次赔付,一定是选择30万,只有确保了第一次,才有后面几次的赔付。
2、大小公司怎么选:重疾险是低频赔付产品,这种时候条款比服务就重要得多。
一家营业网点多的公司,和一家只能邮寄资料理赔的公司,差别不过顺丰快递的隔日达。
最极限的情况下,处理时效快10天8天,和理赔金额多10万8万,你怎么选呢?
至于担心保险公司不赔,那就四个字:如实告知。只要做到如实告知,绝对不会不赔。
3、小孩重疾的概率比大人要低很多,但是首先要认识到的一点是,低概率不等于0概率;因为概率低,儿童的保费比大人也要便宜非常多,越早买越便宜。
05.重疾险是不是骗人的
重疾险理赔标准太严格,疾病定义各种坑,让你这也赔不了,那也赔不了。
这种看法,我只能说,对重疾险的要求太高了。
生活中的诸多风险,重疾(罹患重疾后的收入缺口)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还面临着:英年早逝(过早身故后的收入缺口)、意外残疾(长期护理缺口)、大额医疗开支(严重疾病的医疗费缺口)等风险。
这些问题不是靠一张重疾保单就能解决的,全面的保障,一定是几个险种搭配才能做到的。
保险是不是骗人的,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去好好了解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