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博物馆中的精锐部队考古遗址博物馆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价格 http://www.bdfzkyy.com/

今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39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使人们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中华民族多年文明史的重大科研项目,对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本期讲坛是刘曙光先生近期在中国出版协会“远集坊”上的演讲内容,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刘曙光

刘曙光:

刘曙光,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馆》主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海洋遗产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大运河与长城画传》首席专家。曾任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率队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南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调查;组织完成了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保护修复等援外项目;参与中国大运河、广西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工作。主编有《中国文物旅游》《文物工作研究——聚焦》《文物工作研究——聚焦》等;译著有《意大利共和国关于文化与环境遗产的法律法规汇编》等。

做好考古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

做好考古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是一个国际通识。早在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强调“向民众展出考古遗产是促进了解现代社会起源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方法。同时,它也是促进了解对其进行保护需要的最重要的方法。”

其实,在实践过程中,“让文物活起来”“让遗址遗迹说话”并非易事,甚至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考古遗址或遗迹有“开口难”“口音重”的问题。比如,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展示了当时木骨泥墙连排房子的遗迹,但一般人看到的是考古遗迹,看不懂连排房子是怎么回事。再如,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铁器,甚至说不清是铁铲还是铁锹,观众看过之后也留不下什么印象。还有,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它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但在外观上没有什么吸引力。显然,考古的遗址遗迹与博物馆中展出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瓷器等文物不同,博物馆中书法、绘画等文物的表现力较强,而考古遗物却“开口难”“口音重”,许多是很难看懂、看出名堂的。

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遗址

为此,如何更有社会效益地转化、传播这些考古成果呢?理论上讲,可以通过多视角、多渠道、跨学科、融媒体来实现。如今,出版的考古报告和学术著作,以及历史教科书等,对于最新的重要考古成果也都有介绍,同时考古学家们也有一些科普读物。另外,近年来电视直播考古发掘现场,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如《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如果文物会说话》,甚至云直播等,都在试图更有社会效益的来转化和传播考古成果。但所有这些,都不能替代文物在考古遗址的现场展示,以及它们在博物馆中的展示。

因此,我有这样一个观点,在更有社会效益的转化、传播考古成果的工作当中,考古遗址博物馆要有勇立潮头的自觉。

那么考古遗址博物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博物馆呢?比如,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就是一个典型的遗址博物馆。再如,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也是近年来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