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导致的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坏死,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且死亡率极高。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争分夺秒尽早开通闭塞血管,减少心肌细胞坏死。数据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每推迟1分钟抢救,死亡率就上升3%,所以“时间就是生命”在急性胸痛救治中显得尤为贴切。医院胸痛中心自年创建以来,始终以急救患者生命为宗旨,全体医务人员尽最大努力,争分夺秒,让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得到最快最佳救治,克服所有困难,成功挽救了数千冠心病人生命。
莱西市第一家通过国家验证的胸痛中心
医院胸痛中心是莱西市第一家通过国家验证的胸痛中心,也是青岛市最早启动胸痛单元建设的胸痛中心,建成了山东省首批6家胸痛单元。指导建成了全国第一家乡村卫生室胸痛单元,获得了国家胸痛中心总部的认可。医院被评为年度全国优秀县域胸痛中心;胸痛中心行政总监医院胸痛中心,在苏州举行的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进行了经验分享。
医院胸痛中心团队一直秉承以救治生命为本分,科普大众为己任的原则,在胸痛中心常务副主任刘英杰的带领下,多次下乡科普胸痛知识,教育群众如何认识胸痛的重要性,如何第一时间拨打进行救治。在卫健局支持下,连续三年组织承办召开全市心血管介入质控会议及胸痛中心(单元)建设会议,带动了全市胸痛事业发展。
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医院不断加强培训和配合,根据要求和实际情况多次开展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胸痛的认知和辨别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出高危患者,继而及时准确进行急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真正实现了院内绿色通道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衔接,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
加紧心衰中心建设,惠及更多患者
年3月,医院正式成立了医院心衰中心委员会。年5月12日,医院召开心衰中心建设启动会。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心衰中心建设工作,通过心内科、康复科、药剂科、心理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的方式,优化诊疗流程,规范心衰的诊治,改善心衰患者长期随访管理,为心衰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恰当的治疗途径及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心衰再住院和死亡风险,更好地造福莱西百姓。
心衰中心建设过程中,医院通过各种培训、外出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医疗团队的业务水平;中心充分发挥区域内心衰救治的带头引领作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改进各项工作流程,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来造福患者。
年5月10日,中国心衰中心认证专家组对医院心衰中心建设情况进行线上核查。医院心衰中心建设前期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医院心衰中心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照中国心衰中心建设的规范要求,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整改,并将持续改进。
拼尽全力救治患者,获赞无数
近日,一名河北货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然出现胸骨后闷痛,伴濒死感,大汗淋漓,疼痛持续不缓解。危急中,该患者立即拨打。医院急诊科接通知后紧急出车,院前急救人员与病人首次医疗接触后,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完成首份心电图,结合症状,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立刻给予用药。由于家属远在河北,病人自身决定手术困难,值班医师决定迅速转运至CCU边抢救边交代手术,途中病人出现意识丧失,反复室颤,经急诊及病房医师10多次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药物抢救等,再次心电图显示典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需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因患者意识不清,多方联系家属不成功。胸痛团队请示医务科后,医务科主任吴昊表示全力抢救,由医务科代为签字,立即手术;同时向正在开会的分管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英杰汇报情况,医院组织抢救;心内科主任姜天寿、主治医师闫劲松立即通知导管室准备手术;病房值班医生任永丽、马聪慧医生及值班护士配合抢救转运,所有一切紧张有序地同步进行着。
时间就是生命再一次得到践行。手术过程非常艰难,病人术中多次心脏骤停、室颤、抽搐、意识不清,胸痛团队紧密配合,经过多次电除颤及药物静注等积极抢救,在医护人员同心协力的配合下,手术成功,患者最终转危为安。胸痛中心团队用过硬的技术和高效的服务,让病人多次停跳的心脏重新恢复了活力。
家属经过8小医院,对医院开通急救绿道给予病人及时恰当的救治表达了真诚的感谢。经过术后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于一周后康复出院。为表谢意,病人及家属专门制作了锦旗,送给科室。
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不仅收获了来自河北张先生一家的锦旗,同期,来自中国台湾的李女士和莱西的苏先生也医院心内科及时正确的救治,分别给胸痛中心团队送来了锦旗。
一次次的抢救,体现了医院胸痛中心医疗体系的完善和救治过程中的技术与担当。胸痛中心团队表示,今后将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为更多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