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摘要[目的/意义]历史上,英国染指南海极深。在《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阶段,决意脱欧的英国依托其帝国精神遗产和海外合作框架,意欲卷入区域事务而强化其全球作用,寻求利益支点。分析英国的南海情报体制,有助于预判英国在该地带的外交和军事动向。[方法/过程]其体制是由不同性质和范围的跨域情报网络组成,采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开源情报,可初步研判英国与域内其它声索国、域外大国之间的情报关系,尝试构建英涉南海的“B-F2-JV”情报体制。[结果/结论]渐进发展中的英国南海情报体制,为域外大国“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提供了情报保障,也影响到中国与域内国家的COC磋商。应从情报竞争、区域合作和军事先制等方面,削其功力。
关键词南海行为准则海洋安全情报体制情报合作全球英国东盟国家航行自由
0引言
年前后,英国就在南海展开水文测量,年专门成立了水文测量局,以力避“季风的铁律(Ironlogicofthemonsoons)”[1]影响,服务于亚洲贸易与殖民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国收缩在南海及其周边力量,“自主性的逐步淡出20世纪50年代后的南沙争议舞台”[2],认为“中国是南沙群岛最有力的主权声索者”[3]。战争影响也包括英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经济处于滞涨阶段,玛格妮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HildaThatcher)主政后,转向“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新近的“脱欧”进程,本质上是英国“孤立主义”的体现,意欲提升英国国际影响力,建立体现英国价值观的国际制度。其在亚太区域的战略手段即是通过军事介入和区域防务与情报合作,支持建立“基于规则而非实力的亚太秩序”[4]。“年后,英国成为除美国外唯一对中国海洋制度提出挑战的国家”[5],“联合王国一直在稳步扩大其在印太的战略视线,使‘全球英国’具有真正意义……过去一年里增加了在印太的海军力量,该地区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日益增强”[6]。客观来看,其“印太”核心视域即是连接印太的南海,“在由大国南海利益冲突导致的紧张局势中”[7],“保持热度且能被管控的南海最符合英国利益”[8],“英国的南海政策变化更主要源于英国内部因素”[9]。
1COC磋商与英国在南海的情报关切
南海富含的“政治(political)”、“石油(petroleum)”、“蛋白质(proteins,即渔业)”被其它声索国视为关键利益所在,截至年10月,其他声索国侵入我岛屿归属线内的油气平台数已超个。南海行为准则(CodeofConduct,简称“COC”)是管控声索国之间冲突的行为准则体系,主要是管控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文莱在南海的相应竞合与冲突。自年7月,第25届东盟外长会上,菲律宾首次提出制定COC的建议,至年7月,提前完成COC单一磋商文本草案的第一轮审读,标志着COC磋商进入关键期。
1.1英国关于COC磋商态度的发声渠道
年7月召开的中国-东盟落实DOC(DeclarationontheConductofPartiesintheSouthChinaSea,即《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议上,相关国签署了DOC指针。自此以后,西方国家介入南海的烈度开始加大,以中菲“仲裁案”为新高潮。在中菲关系向好后,又对COC磋谈均表示出高度